萍乡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其他教育培训 > 2018年萍乡教资如何把握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
萍乡
[切换城市]

2018年萍乡教资如何把握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

更新时间:2018-08-07 17:02:58 浏览次数:150次
区域: 萍乡 > 安源
新课程改革倡导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,核心指的就是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,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”。其基本内涵包括:
一、学生是发展的人
这里,针对学生的发展,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:
1.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。学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,我们应当利用这些规律(如顺序性、阶段性、不平衡性、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)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。针对该考点,一般来说是以单选题考查为主。
2.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,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,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,做到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。
3.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。作为发展中的人,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,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。实践中,启示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,也就是不仅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不足,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。更重要的是,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,改正错误,才能不断促进学生成长。该考点在案例分析题中也需要作为作答论点进行备考。
二、学生是独特的人
学生是完整的个体,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,有些老师重智育轻德育,重做事轻做人,重理论轻实践。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并非独立的个体,而只是片面的学习机器,并以以这种观念和方式培养学生,后所培养出来的人无疑会有很大缺陷。每个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,其实我们教师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,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因材施教。也是需要考生以材料题备考。
三、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
学生不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,承认并正视现代学生群体特征以及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。学生是责权的主体,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。针对这个内涵,可以作为选择题和材料题备考。
总之,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历来都是考试的重点,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加以重视。
更多资讯请资讯萍乡中公教育网http://pingxiang.***/
萍乡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
注册时间:2018年04月24日
UID:480856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